转机发生在三年后,当时仙桃市业余体校举重班的教练甘永奎到叶王村小学找好苗子,一眼就相中了坐在倒数第二排的廖辉,不过这个小男孩虽然目光炯炯,但身体条件并不很让人满意——脑袋挺大,身子却又小又瘦。后来甘永奎让他做了几次立定跳远和举重动作,觉得是个可塑之才,才问道:
“以后跟我练举重你愿不愿意?”
“好啊!”
就这样,廖辉用只有两个字的回答开启了他的举重职业生涯,那是1997年,廖辉只有10岁。
在教练的记忆里,廖辉是体校里最能吃苦的队员。他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,然后骑车第一个到达训练场,风雨无阻。廖辉对自己也足够狠,加练之于廖辉已经成了习惯,按他哥哥的话说,就像着了魔一样。休假时,其他队员都想着怎么玩,只有他,没事就在家门口的马路上练跑步、蛙跳。
为了不至于荒废技术和力量,廖辉甚至把家里的板车给卸了,连车轴带轮子当成杠铃用,一练就是两个小时,车轴很容易划破手,廖辉的双手经常被弄得血淋淋的,他拿胶布缠一下,又接着练。小廖辉心里憋着一股气,他进队晚,和体校的其他同学差距不小,但他说,多练就能赶得快些。
超人般的天赋和吃苦
廖辉刚到体校没几个月就赶上省运会,赛前不小心磕破了头,缝了三针,教练建议他这次先不要上场了,他说什么也不听,最后愣是拿了个第二名回来。
后来,廖辉一路冲入省队、八一队,最后进入国家队,这股子倔劲儿始终没变:训练受了伤也不知道休息,疼得流汗也不肯吭声;到了发育期,膝关节痛得走不动路,但训练从不肯减量。曾是80年代篮球国手的湖北省重竞技管理中心主任贾韬也说:“我总是批评运动员不能像我们那个年代吃得苦,但廖辉不同,超人的天赋加超人的吃苦,不成大器才怪。”
廖辉15岁拿下第一个个人冠军,三年后获得亚洲青年锦标赛的三项举重冠军;2007年入选国家队,同年在举重世界杯大赛中收获了人生的第一个世界冠军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,廖辉在69公斤级举重比赛上以抓举158公斤、挺举190公斤、总成绩348公斤获得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第13枚金牌,一跃成为全民瞩目的奥运健儿,被视作中国举重界的希望。
随后的两年时间,廖辉继续征战赛场,狂卷金牌、连破纪录、体坛一时没人能遮拦住他的耀眼光芒。在69公斤级举重项目上,廖辉是绝对的王者。
“没有故事的人”的故事
在很多人看来,廖辉的职业生涯太顺了,年少成名,一块块金牌和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数字堆砌而成的王座稳固且牢靠,用他自己的话说:我大概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。
提起任何一位伟大的运动员,人们最愿意谈论的,无非是作为运动员如何遭遇挫折又奋起拼搏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,可站在运动员自身的角度看,或许没人愿意经受那么多磨难。有多少人因伤病憾别,又有多少人没能坚持到拨云见日的时刻就不得不黯然退场?可磨难来了,就只能接受。
图源:芭莎男士
廖辉的“故事”发生在2010年,他的职业生涯正如日中天之时。或许是之前太过顺利,所以当挫折降临时,也显得格外惨痛。
2011年11月18日,国际举重联合会公布了2011年因兴奋剂问题被禁赛的运动员名单,北京奥运会男子69公斤级举重冠军廖辉名列其中,禁赛期从2010年9月30日至2014年9月30日。这是举重史上第一次开出四年的极刑处罚。廖辉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天两次“飞检”的结果却阴阳两样,他能做的,只有不断地上诉、再上诉。
图源:芭莎男士
“我只想做自己”
最终,国际举联将禁赛期缩短为两年,至于检验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廖辉所失去的两年黄金时光,国际举联选择了沉默。没有沉冤得雪,甚至连句解释都没有,这场兴奋剂风波就这么被翻了篇。
廖辉在微博里也只是轻描淡写:我回来了。这两年承受了太多,冷暖自知。人在逆境中似乎更能成长,看淡了许多。金钱、名利、物质都是身外之物,只有内心的平静和从容可以让我们百炼成钢。举得起并不伟大,重要的是放下。感谢那些一直在我身边的朋友,也感谢那些诋毁和挫折。此时,我只想做自己,以后,也一样。
图源:芭莎男士
后来,廖辉在接受跳水女皇高敏采访时说,我是一个男人,一个男人需要有故事,也需要这样的经历。
电影《摔跤吧爸爸》的插曲有这样一句歌词:这个世界充满假象,唯有痛楚从不说谎。廖辉寥寥数语,忍耐、不甘、释然都有,说到底不过是冷暖自知。好在廖辉爬了起来,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,而是真正地成长为一个坚定的男子汉。
“就像中国古话里说的那样,身正不怕影子斜,我敢拍胸脯向大家保证我就没有用过(兴奋剂)。后来,在上诉期间我一直在积极地备战,以国家队编外运动员的身份在训练,我们教练都说,打着官司还能举200公斤,这也是一种实力!”
执着于这一份热爱
2013年世锦赛上,廖辉包揽三金,并打破了保持10年的挺举世界纪录,以及尘封近14年之久的总成绩世界纪录。“我就是要比世锦赛,我绝对要破世界纪录,我绝对要给他们一个强烈的反击,我要证明给所有人看,我廖辉一样有实力!”
回到赛场上,廖辉竞技状态一直不错,对里约奥运会也势在必得。可命运的天平似乎又一次没能倒向他,一个晴天霹雳几乎让廖辉崩溃了——他没能入选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大名单。挺过两年的禁赛期,却在最后关头与奥运会失之交臂,廖辉几近绝望。当天下午,他发了微博宣布退役。
之后的廖辉花了两个月时间调整心情,他认真地看完了奥运会举重项目的比赛,在电视机前见证了队友的荣耀时刻;他到各地旅游,想要缓解心中苦闷……最终,他还是决定回来了。
廖辉说自己习惯了队里的“群居生活”,一个人总觉得孤单;又觉得以退役的方式离开赛场有点窝囊,对不起自己十几年的职业生涯。其实不如说他是离不开举重,离不开这个令人血脉沸腾的赛场,“坚持四年不行,八年不行,那我坚持12年呢?那时候我该行了吧。”
苦心志、劳筋骨、一个个命运的玩笑,廖辉似乎把古语中“受大任之人”的苦都尝了一遍。那段颓唐的日子过去了,可与命运的战斗从未停止,它蛰伏在廖辉的血液中,更潜藏于每一个“扛鼎”之人的精神世界。
《芭莎男士》对话廖辉
Q:你好像对茶道颇有研究?
A:谈不上研究,喝茶也是我们举重队的传统,队里有很多福建人和广东人嘛,我们举重队的房间里都有一套茶具,泡茶的过程也很有意思。
Q:最近的微博好像经常发些励志鸡汤?
A:也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吧,就像我微博里说的,人生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,任何时候请记住自己的理想,坚持自己的梦想,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。只有苦练72变,才能笑对八十一难。
Q:最近参加了一些综艺节目,算是训练空隙的一种休息方式吗?
A:参加这些节目我认为都是很有意义的,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举重这项运动,举重真的很有魅力。
【片段直击】男举五虎之廖辉:八年磨砺,走出禁赛阴影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