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第一位奥运蝉联冠军,多套动作以他名字命名,被誉为跳马之王

两次起跳,平均分值九点九五分;加上团体预赛分十分,楼云共得十九点九五分,名列第一。在热烈的掌声中,楼云登上领奖台,向观众有礼貌地挥手表示谢意。波利馆内,第四次奏起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。楼云两道浓眉下的大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。这是经过搏击取得胜利的喜悦。

二、“跳马王”的绝招

奥运会体操男子跳马决赛,是争夺最激烈的项目之一。经过决战,中国的李宁、美国的韦德马、日本的具志坚和森末等四人并列第二,都获得银牌,这是奥运史上少见的。楼云能在这些名手中脱颖而出,就是凭借上述他的两套绝招动作。后来被国际体操联会列入《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》,其中“前手翻屈体前空翻转体540度”还被命名为“楼云跳”。

第一套动作他完成得完美无缺,第二套动作难度空前,这次比赛只有他一人独做。说起来,这也是去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后给他的启示。

跳马是楼云的强项,在1983年10月布达佩斯世界锦标赛上,他凭借“团身前空翻转体一百八十度”的高难动作,获得了全能第三名。在跳马单项决赛中,由于急于求成,助跑速度过快,前冲力过大,难于很好起跳,影响了动作质量,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金牌被别人夺走。他虽获双杠冠军,但这哪能替代他拿手的跳马呢?

回到国内,他开始总结。他决心在奥运会上打翻身仗。他明白,靠原来的“团身前空翻转体一百八十度”已经不够,因为许多队友和国外竞争者已经掌握了这组难度较高的动作。“必须以新的绝招制胜”,他暗暗地盘算着创新。“教练,我想试试把团身前空翻转体一百八十度改成直体的可以吗?”

“教练,让我试试跳个直体五百四十度吧?”

楼云经过反复考虑和揣摩动作要领,下了最后决心,开始向新的难度挑战了。

把“团身”改成“直体”,这只是两字之别,可是,对跳马项目来说,这意味着是一个创举。熟悉动力学的人都知道,一个飞速旋转行进的物体,要在中途突然停止而纹丝不动,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。在跳马比赛中,运动员在经过助跑后再完成一连串的跳跃、腾空、转体动作后,再落地站住,要完全凭借腿功和平衡器官的能力。把“团身”改成“直体”,意味着空翻半径加大,腾越时间延长,要求运动员有更快的助跑速度来增加腾越高度,争得空翻和转体足够的时间,而速度的加快,高度的增加都直接影响到落地的稳定性。求难度和求稳从来是一对矛盾,很难完全统一。而今,楼云不但要把这个矛盾统一起来,而且要完美地统一。

教练同意了,可是离奥运会比赛只有半年多时间了。楼云就是在这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内,熟练地掌握了这两套动作,为中国人开创了通往夺取奥运会体操赛跳马金牌的道路,他付出了多少心血,是可想而知的。

三、“跳马王”的胸怀

奥运会体操赛揭幕,中国男队遇到困难,团体赛受挫,个人全能金牌未夺得。在单项比赛中,为中国队夺金牌的任务就落在李宁、楼云等人身上。为确保跳马金牌,队里曾决定让楼云的“直体五百四十度”改为较易的“侧手翻直体后空翻”。以大局为重,楼云答应了。可是,他心里没有答应。在赛前半小时的准备活动中,他突然向教练提出:“我还想跳直体五百四十度,要拿就要拿高质量的世界冠军!”语言是那么斩钉截铁。说完,他当场就表演了一个。教练被他的决心感动了。

在比赛过程中.楼云曾犹豫过,那是在第一个“直体一百八十度”取得成功后。他想,十分到手,再跳“侧手翻直体”,把握更大,可是他马上否定了。他定了定神,再次下定决心:“一定要拿一个真正的世界冠军!”他吸了一口气,心中默念着:放开跑、起跳、腾空、转体、落地,怎么移了半步,美中不足。但他最终站住了,完成了一个创新!

四、“跳马王”的道路

像任何一个体坛明星一样,楼云的成功之路是曲折的。

楼云出生在“人间天堂”的杭州城,先天不足,身体条件差。体型不完美。这两条构成了他从事体操运动的第一难关。自信、自负,又十分骄气,脾气大,这是他的第二难关。这两关不容易过。他被许多人认为不是“体操材料”。

可是楼云也具有有利条件。他聪明、伶俐,富有想象力,干什么都有一股“虎劲”。他父亲是一名体操爱好者,是他的启蒙教练。他从小学倒立、劈叉、翻筋斗,养成了他对体操的浓厚兴趣。

1973年,父亲把他送进了业余体校。教练正好是他父亲少年时的体操教练吴维荣。小楼云在体校开始显露体操才能。他在受训时全神贯注、思想高度集中。他头脑清楚,力量较好,弹跳出色,腰腹背控制能力强,掌握动作要领快。也就是说,他除了明摆着的体型较差外,具有了体操运动员所特有的、天赋的运动素质和体操意识。在能力和体型的天平上,他以能力取胜,1973年底,他进了浙江省少年体校。

十三岁的楼云经过省体校四年艰苦训练,在身体素质、基本技术、基本姿态和体操意识得到了全面提高,在历年的省和全国业余体校比赛中名列前茅。1977年夏,他参加了在广东红门举行的全国少年体操赛,以优异的成绩被挑选到国家集训队。

到了集训队,他有点飘飘然了,他脾气大的老毛病暴露出来了。教练让他练这个动作,他偏要练那个动作。他还有一套理论:“平时不行,比赛时我就行了”,以至一次在负重训练时,他竟然做到一半便蹲在旁边独自休息去了。

由于平时缺少训练,临阵就出问题。1981年初的一次出访前夕测验中,由于任性要做跳马侧空翻,结果摔倒,造成左腿内侧副韧带严重撕裂,缝上多针,打上石膏,他在病床上足足躺了二十多天。自此,他才幡然觉悟,决心痛改前非。他开始苦练,练单杠,手心的皮磨破了一层又一层;练跳马,穿上五公斤重的沙背心,十分钟要跳二十五次,总是汗流浃背。功夫不负苦心人,楼云不但练出了一副强健的体魄,而且练出了跳马项目的绝招。他的跳马动作旋得又高又飘,落地时却是纹丝不动。他在国际体坛上崭露头角。

1981年12月,在日本名古屋中部日本杯国际邀请赛上,他获得了跳马冠军。

1982年11月,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,他除了是获体操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成员外,又在单项比赛中获得跳马冠军。

198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五届运动会,他又夺跳马金牌。从此,“中国的跳马王”开始扬名。

在奥运会金牌到手后,他在今后的世界大赛中不断地创造了更多的奇迹!

1987年在荷兰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,楼云做“团身或屈体或直体侧空翻两周加转体270度”,成功获得自由体操冠军,同时还夺得跳马冠军。其后,国际体操联合会将这一动作命名为“楼云空翻” 。

1988年在汉城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成功卫冕夺取跳马冠军,也成为中国第一位蝉联金牌的奥运冠军;其在跳马中的“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”,后来被国际体操联合会命名为“楼云跳2”。

1989年,楼云选择退役。楼云退役后选择从商。

如今,楼云事业有成,与妻子结婚27年仍恩爱,一家人生活得很是幸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