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柔软,越快——自由泳专项素质脚踝关节的柔韧性

在对鱼类、海豚等水中生物游行情景观察后发现,为尽可能的减小水中阻力,它们在水中滑行时是将全身舒展,此时滑行距离非常之远,充分说明其全身的阻力降到了极低值。

人类长期在陆地生活,脚踝主要功能是连接腿骨与脚以便在陆地行走,因此其生长结构形成了90°左右的活动范围。但是,对于游泳运动员特别是自由泳项目的运动员而言,这种结构是非常不利游行速度提高的形态。

对于自由泳运动员来说,要想游得更快,下肢不仅需要产生更大的推动力矩,还要在滑行阶段更好地减小阻力(400米、800米、1500米等中长距离项目),也就是说,只有强化脚踝的柔韧性,才能达到进一步提高游行速度的目的。力学原理也充分证明,人体踝关节柔韧性越好,在快速打腿时,腰腹和大腿承受的负荷时间越短,人体付出的总体能量越小。

力学原理也充分证明,人体踝关节柔韧性越好,在快速打腿时,腰腹和大腿承受的负荷时间越短,人体付出的总体能量越小。

提升踝关节柔韧方法

跪姿压脚踝(初级)

身体跪姿在瑜伽毯上,上身保持正直,眼睛看着前方,双手自然下垂放于体侧,双脚掌心朝上,臀部坐在双脚的脚踝处,运动时将身体上半身重量压住脚踝同时身体微向后倾,小腿保持与地面水平状。

跪姿后倾压脚踝练习(中级)

身体跪姿在瑜伽毯上,双手放在体侧,练习时双手放于身体的后侧支撑身体,身体上半身向后拉伸,臀部坐在双脚的脚踝处,用双脚的脚背着地,身体向后倾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压住双脚的脚踝,我们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缩短练习的时间,随着身体的适应情况在适当延长锻炼的时间。

跪坐起身(高级)

身体保持直立,开始时,双手向前支撑身体,双腿弯曲,上半身像只躬身的大虾,用脚背着地,双腿的小腿向后斜伸,大腿和小腿成90度夹角,身体的重量由双双臂和脚背支撑。

保持这个姿势,脚背着地,努力让自己在这种状态下站起来,实在不行的时候,才把脚翻过来。初学可以用手帮忙,尽量努力摆脱手,在你受不了把脚背翻过来之前,身体越接近直立越好。

柔韧性练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,需要依靠科学理论的指导,经过长期不断地日积月累,才会逐渐提高本人的专项素质和能力,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水平和成绩的目的。

如果按照鱼类尾鳍的标准进行量化,那么游泳运动员脚踝的柔韧性练习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进行,循序渐进地向鱼类尾鳍的灵活性努力。但是,游泳爱好者们在进行压脚腕练习时,必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,切忌一曝十寒的冲动性练习,以免造成韧带拉伤或关节扭伤等伤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